close
以為鄉愁是老人或遊子才會有的東西,從出生到讀書到工作,一直都在台北,我卻也有了鄉愁。
海角七號一開場,男主角罵了髒話後,揚長離開台北,看在很多人眼裡都覺得很爽。是啊!台北變化太快,即使住了超過二十年的人,也很少有人把她當故鄉看待。
2001年三月號的大地雜誌有一篇「飛越淡水河」,說是一篇其實是一系列的淡水河流域報導。我仍然記得當年,不由自主地一口氣讀完這幾篇,心情澎湃之下還寫了讀者投書給雜誌社。現在回想,自己是後知後覺的,發現台北是我的故鄉。
後來,開始想用自己的方式好好認識自己的家鄉,開始想觀察這裡有什麼植物,開始想知道台北的天空都是些什麼樣的鳥在飛,開始愛上七星山,開始用筆畫下想畫的東西,開始全台灣亂跑;隱約之中這些看似尋根的動作都是有脈絡可循的,即使畫的不太像樣。
從讀書到工作,已經習慣要跟外地的人競爭,也十分明白這些人即使住了超過二十年也不會愛這個地方。台北變化太快,組成也很多元,我也學著看開點,這就是我家鄉的本質啊!只是記憶中的東西,很多都拆掉了,不見了,毫無痕跡,原來從不曾離開過家鄉,竟也會有鄉愁。
不滿台北的人很多,真的很難找到了解的人,我自己也是很晚才啟蒙的。當年的讀者投書在登出後,雜誌社資深專員的回信還留著,未曾謀面卻瞭解這個感受的人,也是我鄉愁的一部分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